【故事背景】
1867年清朝同治6年,有一艘美國商船羅妹號在台灣附近航行,在現在的墾丁海域裡遭受船難因而擱淺,船上的洋人以及華人皆搭著小船逃生,因誤闖排灣族領地慘遭出草,造成「羅妹號事件」。
此事件引發美國出兵攻打臺灣,清廷也派出五百大軍南下,最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(Tokitok)正式簽訂「南岬之盟」書面協議後,始告落幕。
本劇共12集,首兩集著墨在這個事件怎麼發生
第一集:事件發生後,當地不同族群(閩南人、客家人,原住民)的反應及角力
第二集:交代美國領事館李仙得得知消息後來到台灣,與英國洋行代表人必麒麟一同找台灣當時的領導討公道
如何快速更了解劇情:
建議從劇中三大族群各自需要出的任務下手可更清楚此齣歷史劇
1. 琅𤩝到底在哪?
故事發生事件地,現今恆春半島,17世紀荷蘭主政時期就有琅𤩝之名,由於為三不管地帶,因此可以看到許多族群想介入鬥爭的情形。
2. 羅妹號事件是臺灣近代史最重要的關鍵?
美國在南北內戰之後首次出兵就是來攻打台灣,派出軍艦來歷史上是打敗戰的,因為被台灣的生番打敗,也因此讓李先徳跟斯卡羅的頭目簽訂合約,首次簽訂國際條約的事件,也觸發了後續台灣近代史的一連串事件,牡丹社事件、沈葆楨事件、台灣建省、日治時代的開始都是因羅妹號發生的。